【说明】自然资源管理(精品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自然资源分析范文 篇一关键字: 安全机制,成本控制,水资源
一、水资源的安全机制
随着我国市场机制的不断提升,安全生态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各个生产领域都开始在安全机制的引导下进行实行市场提质。安全机制,是现代社会生活不断发展,经济生活不断提升的必然选择,在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人类生活岌岌可危的今天,安全机制的生产饿生活方式,有利于提升资源的利用率。
而水资源的安全机制是现代生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安全机制的影响下,有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价格,以生态技术为手段,提高现代生产生活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无污染和浪费,建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经济形势,是安全机制的主要表现形式。
同时,水资源的安全机制是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下的产物,是新型的自然资源开采模式,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使得整个生产、消费和处理的过程呈现安全、生态、和谐的发展,是一种为人们所接受的生态经济。
水资源的定价及价格现象
水利万物而不争,水资源是我们生产生活所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是经济科学与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前提。人类活动处处离不开水,但是,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鉴于水资源利用的普遍性,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特别是城市发展中,水资源的定价一般比较低,这就导致了部分人无节制的利用水资源,有意的浪费和污染水资源。
目前,我国的水资源发展现状已经岌岌可危,部分地区特别是北方地区,水资源匮乏比较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的发展。所以说,合理利用水资源是现代生产生活的重要主题,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有效关系到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长期稳定,而水资源的价格是水资源是否得以合理利用的基本表现形式。因此,水资源的价格要建立在正确分析水资源的成本的基础上,考虑到国家民生的重要前提。在安全机制的引导下,建立科学合理的水资源价格机制,构建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体系。
就当前国内外来说,对水资源价格及成本的研究比较多,主要由于水资源的重要作用,人们的每一种生产生活活动都离不开水资源。在西方的经济学理论中,水资源的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水资源的边际效用价值学上,主要有庞巴维克的边际价格理论,以及帕累托的一般均衡理论等理论支持;而在我国,对水资源的价格机制和成本分析经历了无偿供水――低标准水价阶段――成本收费阶段等三个主要阶段。由此可见,对于水资源的成本分析,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水资源的成本分析理论支持
关于水资源价值的理论有多种多样,随着经济学与社会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认识程度和利用程度逐渐提高,研究自然资源的学者不断的进行理论创新,寻求更加适合的发展机制以促进人类生活的长期性和科学性。
一般来说,在水资源的研究中主要有劳动价值理论、生态价值理论、边际效用价值论等多种理论支持,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建立在安全机制的基础上,对自然资源进行科学的分析,从而建立更为科学合理的资源利用体系。
资源价值的成本分析一般建立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涵括了人类的劳动和环境因素。在自然资源价值估量中,要体现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资源再生成以及生态环境平衡的社会必要劳动。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自然资源的自然环境所涵括的一切成本,包括开发、修复和保护在内的实际成本在内,再依据一定的国际市场价格为参考,从而最终确定水资源的价值。结合一定的理论,水资源的价格包括成本、利润和资源税。
而水资源的边际效用理论主要是指,水资源的利用过程是一个效用的过程,虽然并不是通过必要的生产过程,但是效用不仅仅是一定的社会劳动,也包括必要的人类主观感受,用经济学的观点来说,就是不断增加水资源时获得的一系列递减效用中的最后一个单位所产生的效用即事水资源的边际效用。
四、在安全机制引导下的水资源成本分析法
一般来说,水资源的成本分析法主要有边际成本分析、完全成本分析以及平均成本分析三种主要方法。
第一,边际成本分析。水资源的边际成本分析是建立在西方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上的现代分析方法,主要是指,在边际成本理论的支持下,实行的资源使用者所付出的价格与其所耗损的代价相等。具体来说,水资源的边际机会成本包括了边际生产成本、边际使用成本和边际外部成本等三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水资源的价格一般就建立在这三者的基础上。
第二,完全成本分析。根据水资源在开采和供水过程中的大投资、长周期特征,以及水资源的易污染的特征,进行相应的完全水资源成本分析法,是建立在最优化污染控制的基础上形成的理论模型。完全水资源成分分析法是由水资源自身的价值、人类生产劳动过程中所投入的价值、水资源开采和利用过程中引发的外部成本以及水资源的各种稀缺性所造成的机会成本等四种要素组成。
水资源的平均成本分析。平均成本分析是水资源比较常用的成本分析法,也是在市场定价中利用较为广泛的成本分析法,主要是通过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将历史数据与实践记录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根据会计原理,在安全机制的引导下,进行社会水资源需求分析,再利用水行为方式划分不同类型的水资源消费群体,在不同的类型和用户中进行分类,计算各种类群的水资源平均服务成本,加上资源税的计算形成水资源的平均成本分析。
安全机制的水资源成本分析的重要意义
水资源是现代自然资源中比较重要的资源形势,是人类活动必不可少的要素。但是水资源的供需受到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双重因素影响,这就导致了水资源成本的变化性,以及供需的不确定性。特别是水资源的污水处理和水利工程建设等都需要建立在较大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的前提下,在提高人民的节水意识和护水意识的基础上进行完善的水系统建设。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水资源的安全成本分析有利于提升社会经济效益。从社会发展角度看,水资源的科学成本分析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从资源特征来看,水资源的生态成本分析有利于维护自然的长期性。
六、结语
无论是从边际成本的分析法、还是完全成本分析或者平均成本分析都必须建立在安全机制的前提下,进行科学的水资源成本分析,从而科学制定水资源的价格,正确估量其价值。在充分发挥水资源的最大价值的基础上,提高资源的成本效益,促进人们的生产生活。
参考文献:
[1]郭。基于水安全思想的城市水消费定价管理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物价》 2007年11期 . 2007.
自然资源分析 篇二[关键词]自然资源资产;政府资产负债表;计量基础
[DOI]1013939/jcnkizgsc201552200
1研究意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此处隐藏15694个字……级产品为主,
① 目前跨省区收敛性研究,林毅夫和刘明兴(2003)利用1981-1999年的数据,发现以1990年左右为界,前期存在条件收敛而后期显著发散,马栓友等(2003)对1995-2000年地区人均GDP增长速度进行分析,认为该时期不仅没有收敛反而是差距扩大。
其技术含量低,与此同时制造业发展滞后,弱小的制造业产品仍然是以初级产品和半制成
品为主,会对当地其他具有战略分布性的产业产生挤出效应,导致其产业结构的极不合理与薄弱的经济基础。一旦制造业衰落,就长期而言资源丰富型地区实际上大势已去,因为制造业承担着技术创新、组织变革和培养企业家的使命,而自然资源开采部门则缺乏类似效应[11]。
五、结 论
本文考察了被忽略的传导机制:自然资源丰裕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毫无疑问,创新是决定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因素,可以提高劳动和资本的生产率。创新者追求新的创意和设计来自于其中的利益激励。在我们的模型中,自然资源减少了创新者从事研发活动的激励。这归结于两方面的原因:第一,自然资源禀赋的发现减少了以劳动收入来支撑消费的需要,因此增加了闲暇而降低了工作的工作动力;其次,自然资源财富影响了企业创新活动在制造业和R&D部门之间的配置。
经济学家使用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来度量用于生产的所有投入要素的综合效果。索洛先驱性的研究结论是全要素生产率能够解释经济增长的80%,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才带来了经济增长,而技术进步带来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所以技术进步才是经济增长的终极根源。Jorgenson和 Yip[12]对多国的数据进行了仔细的研究,他们发现接近50%的日本产出增长以及超过40%的德国和意大利的产出增长可归因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尽管这一估计低于索罗发现的80%,但是基本的结论依然证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带来了经济增长。
如果全要素生产率是经济增长的终极根源,那么经济增长理论就不应该只关注要素投入的积累,而应关注技术进步和创新。技术变化是全要素生产率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这是索罗的最初观点,也是他的信徒和批评者的观点。西蒙・库兹尼茨很清楚地表达了他对技术主导作用的自信:“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以科学发展为基础的技术进步――在电力、内燃机、电子、原子能和生物等领域――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13]大量的经济史学家也认为技术演变处于现代经济增长的中心地位,突出的是Landes、Rosenberg和 Mokyr。他们通过对技术变化的仔细研究得出,不仅技术变化对于现代工业的形成不可缺少,而且技术塑造经济活动的过程在长期内发挥着作用。经济史学家促使经济学家用长期的眼光看待经济增长过程,因为新技术影响的发挥需要很长时间。
知识的积累以及人力资本积累的外部性,产生了递增的收益,因此抵消了投入要素中宿命的边际收益递减。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创新、国际贸易、收入分配、经济组织和经济制度等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进而间接影响经济增长。为了理解全要素生产率的决定因素,我们需要理解什么因素促进知识与人力资本的积累,特别是什么因素提供了对知识创造和人力资本积累的激励。这自然地导致我们去探求研究和开发、干中学、外部性以及报酬递增等因素,同时也导致我们去考察鼓励和不鼓励知识创造和人力资本积累的制度因素。
只有真正的科技创新和持续的制度创新才是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主要动力。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积极地寻求相关的创新,并将这些创新的思路有效地付诸实践,使得自然禀赋的应有价值得到令人满意的体现。
参考文献:
[1] Sachs J, Warner A. Natural resource abundance and economic growth. NBER Working Paper,1995,No.5398.
[2] Sachs J, Warner A. Fundamental sources of long-run growth[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7,87:185-187.
[3] Sachs J, Warner A. The curse of matural resources[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2001,45:828-839.
[4] Gylfason T. Natural resources,education and economics development [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2001,45:847-859.
[5] Papyrakis E, Gerlagh R. The resource curse hypothesis and its transmission channels[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04, 32:182-192.
[6] Hausman R,Rigobon R.An alternative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source curse:theory and implications of stabilization,saving and beyond.Paper Prepared for the Conferenceon Fiscal Policy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in Oil Producing Countries.2002.
[7] 徐康宁,韩剑。中国区域经济的“资源诅咒”效应:地区差距的另一种解释[J].经济学家,2005(6):96-98.
[8] 徐康宁,王剑。自然资源丰裕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研究[J].经济研究,2006(1):78-80.
[9] 滕春强。我国区域资本形成机制差异的资源诅咒分析[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6(3):59-62.
[10] 张景华。自然资源是“福音”还是“诅咒”:基于制度的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8(1):9-16.
[11] Mehlum H, Moene K, Torvik R. Predator or prey? parasitic enterprise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2003,47:275-294.
[12] Kuznets S.Modern economic growth[M].Yale University Press,1966.
[13] Jorgenson W, Yip E. Whatever happened to productivity growth?[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1.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自然资源管理(精品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