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镇民政助理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于晓东,男,1968年生,中国共产党党员,乐业镇负责民政工作。自2014年接任民政工作以来,他已在民政工作岗位上工作了3年,几年来,他始终是风里来雨里去,走村串户,访贫问苦,默默地践行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每个民政对象的家中,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去解决群众的疾苦,履行着一个民政干部的职责,发挥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热爱民政工作,恪尽职守,脚踏实地,对工作认真负责,舍小家、顾大家,舍自己、为群众,处处做民政工作的有心人,时刻把群众的事挂在心上,努力帮助群众排忧解难,深得群众的称赞。曾先后多次被镇党委、政府授予"优秀镇干部"称号,乐业镇也多次被民政局评为民政工作先进乡镇。
乐业镇位于**市**,下辖13个村委会21个自然屯,1.1万多人口,是**市第一人口大镇,民政对象比较多,到2014年第一季度乐业镇农村低保对象1388户2489人,五保供养对象60户,重点优抚对象16人。于晓东2014年接手镇民政工作后,便迅速进入工作,对镇域内的低保户、五保户、优抚户、低收入进行了解熟悉,经过3年来的努力,基本做到了对本镇的低保特困户介绍家庭成员情况不漏一人,介绍贫困原因如数家珍。
于晓东同志对村委会上报的每一户申请或需调整的低保对象他都得户户登门,不漏一户。对各村报来申办低保的材料,他都仔细审查,如有对象的姓名感到生疏,就对报材料的村委会同志说:"要带我上户调查了解情况"。即使报了很详细的困难情况,他还是要亲自上门调查确认情况属实后才予以向上呈报。
于晓东除了认真做好自己的业务工作,还能发挥熟人多的优势,积极做好社会稳定工作。由于少数人对现行政策理解有偏差,上访事件时有发生,影响了社会稳定。有些去世多年的老战士家属为要待遇,近年来经常聚集上访。于晓东发现这一情况后,认真分析,抓住重点,多次挨家挨户走访,向来访人员苦口婆心地讲解文件精神,深入细致地宣传国家政策,使她们很快明白事理,思想稳定下来,由于于晓东思想工作做到位,在群众中有信誉。通过他做工作,有效地制止了数次上访事件的发生。
于晓东除了对村委会报上来的材料进行认真审查外,还善于在平时发现困难群众。当他听到有人说谁有什么困难时,即使是没有交申请到村委会或村委会没有报上来,他也会主动去了解情况,发现确实有困难的,他会及时向上级汇报,为困难群众及时解决困难。有一天,他在听人说一庄村王联兵的妻子患癌症花费医疗费8万多元,生活十分困难。于晓东主动于村委会联系问明情况,然后入村进行调查,发现王联兵家的家里人多地少,主要生活来源是靠他打工,妻子患癌症花费很大,家庭生活陷入困境。了解完情况后及时与村委会沟通,并向相关领导汇报,为王联兵家及时办理了低保手续和医疗救助手续。东风村村民刘俊峰,在监狱服刑之后患上严重的疾病,回家生活不能自理,土地由于欠债被别人顶债,没有了生活来源,知道了他的现状之后,为了让他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早日融入社会,于晓东及时的为其办理了低保。
救灾工作是基层民政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突如其来的灾害是考验民政工作者的关键时刻。于晓东总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害现场,为群众排危解难,并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核灾报灾,尽快争取民政部门对受灾群众进行救助,把救灾款、物等及时地发放到灾民手中,确保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地方住。
友谊村村60余岁的低保户张连成,2014年2月22日由于电路老化不慎家里着火,因老两口常年患病,药费不断,家庭生活十分困难,村委会将具体情况反映上来之后,于晓东非常重视,他进村进行了实地调查,查证属实后及时与村委会商量,由村委会先行出资将张连成家房屋修缮,回政府向政府相关领导汇报后,及时与市民政局领导沟通联系为其争取了2014元维修资金,老人非常感激。青年庄村低保户付彦录,2014年4月19日因其盲母做饭不慎将自家住房引燃,在接到求助的申请后,于晓东先于村两委沟通,让村两委先行帮助他们母子俩将房屋维修好,不能让困难群众无房可住或住漏雨的房屋,同时与民政局领导联系并获得支持,民政局为其提供了2014维修资金。
优抚工作是基层民政工作的民心工作,于晓东常说我们要怀着崇敬、敬畏的心为这些功臣们服务,他们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我们要在工作中让他们时刻感受到党和政府没有忘记他们及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戴,让他们从内心的感受到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在实际工作中他从老优抚最关心的治病难、住房难、生活难入手,几年来共协调维修资金50余万元,为老优抚改善了居住条件,另外在医疗救助、生活救济、临时救助方面也大幅度的对其倾斜,使我镇优抚在住、医、生活等方面无后顾之忧,颐养天年。
于晓东帮助群众解决困难的例子,举不胜举,他就是这么一个人,没有什么爱好,就是以能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为快乐。 由于于晓东乐于助人,不知有多少群众向他"表示感谢",而于晓东除了收下群众感谢的话语,对于物质的东西一律不收。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这是真正的群众的贴心人啊!
于晓东就是这样一个人,只要到他工作过的地方走一走,都能听到对他的一片赞扬声,为群众做过的好事、实事多不胜数。他始终牢记"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民政工作宗旨,把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送到困难群众的心坎上,他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事迹。用自己的真心和汗水谱写民政工作的新篇章。
第二篇:乡镇民政助理先进事迹材料
***,男,今年50岁,现任##镇民政助理、##镇养牛协会党支部书记。参加工作20多年来,一直兢兢业业,干一行,爱一行,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了一流的工作业绩,自1997年至今连续被评为民政工作先进个人,他所在的所被评为民政工作先进集体,并多次受到上级的嘉奖。多年来,他始终是风里来雨里去,走村串户,访贫问苦,默默地践行着“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每个民政对象的家中,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去解决群众的疾苦,履行着一个民政干部的职责,发挥着一名老共产党员的本资料权属,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更多资料模范作用。“做民政工作,是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每一件细小的事情;都代表着人民对政府的要求,百姓的渴望,政府的责任”,作为一个民政工作者,***深深知道“及时解决困难”对于急需帮助的群众是多么重要。今年5月7日,我镇南高洛村闫争、衡小雨、闫浩、闫屿峰四名儿童,在玩耍中无意引爆了一颗手榴弹,造成三人重伤,巨额的医疗费用使四个家庭变得家徒四壁。***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及时与民政局联系获取支持,争取到了2014元援助,又积极和党委政府发起为受伤儿童捐款活动,募集捐款5000余元,送到4个受伤儿童家长手中,缓解了四个家庭的燃眉之急。***和弱势群体还有着特别的感情,在他的身上,始终装着全镇困难群众的通讯录,对军烈属、孤寡老人等优抚对象的衣食住行、安危冷暖,时刻紧记在心,并想方设法、实实在在地解决好 ……此处隐藏7416个字……息交流平台。
突出奖惩责任这个重点,推动宣传调研上档次。老干部局始终把宣传调研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健全了宣传调研目标责任制,形成全局干部人人有责任、个个有任务的共同参与机制。在抓宣传调研工作中,坚持抓规范、抓策划、抓提高,努力增强调研工作的针对性、指导性,做到“四同步”:制定与全年工作目标同步、检查与日常工作同步、考核与年度任务同步、年终与表彰评比同步。通过激励机制,激发了全体干部勤奋学习、互帮互比、踊跃写稿投稿的积极性,使宣传调研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11月底,老干部共撰写调研宣传文章10余篇,被上级媒体采用15篇,各级网站采用的稿件达22篇。
“孺子牛”的精神就是从这点滴中得以体现的。
如今,x县172人离退休老干部,基本上变原来的上访要求解决的事,变现在的老干局一班人沉下去、上门交心拉家长、解忧排难,一派和谐的气氛。
俗话说:“孝子难当”。老干局长蔡教弘不仅给先烈们当好了“孝子”,还为老干部充当了“儿子”,更为工作当好了“孺子”。
据了解,老干局的“三子”局长的工作,全县离退休干部满意率达95%以上,同时受到了县委、县政府及上级老干部们的充分肯定。
我们真诚的祝愿“三子”局长明日更辉煌。
全县老干部更幸福、更快乐……
第五篇:民政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抓民政工作促和谐稳定
——记会宁县新添堡回族乡乡民政干事马云波 马云波、男、回族、中共党员,2014年毕业于北方民族大学,2014年12月任新添堡回族乡民政干事 。自从事民政工作以来,他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和民政部门的决策部署,全面履行“以民为本,为民服务,为民解困”的民政工作宗旨,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狠抓民政工作,“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力求为民解困、全力拥军优属、尽心尊老爱老,恪尽职守,埋头苦干,有力地促进了民族乡社会的和谐稳定,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汗水谱写新添堡回族乡乡民政工作的新篇章。
一、为民解困,力做困难群众的贴心人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是解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有效途径,也是广大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为了提高保障水平,他严格按照《会宁县2014年提高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新添堡回族乡实际,严格程序,认真落实 “三榜公示”制度,通过全面调查,逐户登记,分析生活状况,组织群众评议,切实做到了“应保尽保、分类施保、规范管理”。在资金的发放过程中,实行一折通,做到及时足额发放,确实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目前,纳入低保1449户4303人(其中:农村低保1433户4283人,城市低保16户20人),五
保户97户128人,孤儿34人,全乡无漏保、错保现象发生,群众非常满意。
救灾工作是基层民政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进一
步规范完善乡村两级救灾工作,他指导制定了乡村灾害应急预案。为把人民群众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灾难发生时,他总在第一时间赶赴灾难现场,为群众排危解难,进行核灾报灾,尽快争取政府对灾区群众进行救助,把救灾款、物等及时地发放到灾民手中,确保灾民有吃、有穿、有住。2014年5月18日,夜间突降暴雨,引发山体滑坡,河屲村上李组村民李占桃等农户出现房子倒塌的灾情。当时,他和乡上领导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查看灾情,帮助受灾农户迅速转移物品,及时上报县局争取灾后重建。同月,炭山村马金福家的房屋在暴雨的冲刷下后背出现了裂缝,随时都有倒塌,造成人员伤亡的可能。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积极动员马金富搬出土房,但其家人意识不到危险的到来,不愿意搬,经过苦口婆心的劝说,马金富才勉强将屋内东西转移到邻居家,安置了暂时住所。当天夜里,马金福家的3间房屋后背轰然倒塌,幸运的是没有造成人员伤亡,马金福一家人甚是感激。
马云波同志是确实是当地困难群众的贴心人。他把
自己的手机号码贴在了乡民政办门口最醒目的位置,晚上睡觉从不关机。多少个夜晚,每当他从睡梦中被电话惊醒,他和领导、同事们的身影都会第一时间出现在受灾现场,妥善解决每一位灾民面临的困境,尽快帮助受灾农户恢复农业生产,及时安排好生活中的困难,确保了民族乡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拥军优属,力做优抚对象的知心人
优抚对象曾为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过巨大贡献,被誉为当代“最可爱的人”。但是,由于他们对现行政策的理解有偏差,上访事件时有发生。“用爱作为动力,满腔热忱地做好他们的思想疏导工作,为党委、政府分忧”是民政工作者面临的又一项重要任务。未满60周岁的农村退役士兵经常聚集上访询问,为了解决这一事件,他经过认真分析,抓住重点,耐心地讲解文件精神,深入细致地宣传国家政策,使他们很快明白事理,思想稳定下来,妥善地预防了数次上访事件的发生。同时,他积极配合县级部门按照评残规定程序,为退伍军人摆玉国同志办理了评残手续,使其拿到了定期补助。
为了做好“双拥”工作,他按时在每年春节前配合
相关部门为现役军人家属发放春节补助资金、医疗补助
资金、开展走访慰问优抚对象活动等。道口村下坝组75岁的老复员军人兰生林,因其子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兰老又常年行动不便,家庭生活十分困难,马云波多次曾和分管领导上门看望,送去慰问金。回河村退役士兵陈耀礼,因事未能及时统计建档,他得知后,积极联系上级部门为老人争取补办名额,为老人办理了所有手续,老人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见人就夸小马是咱老百姓的知心人。
三、尊老爱老,力做老年人的暖心人
“上管天文地理,下管鸡毛蒜皮”是基层民政工作的真实写照,服务对象涉及退伍军人、孤寡残疾、老年人、特困户等。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为切实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他在全乡认真摸底,对60岁以上老年人做了详细统计,并配合民政部门为33位70岁以上的重残老人发放救助款物。同时配合县老龄办在新添堡回族乡成立了4个居家养老试点村,现拥有40位空巢老人,20位服务对象。 由于条件因素,全乡散居老人还有很多生活存在困难,他同村干部磋商,拿出了救助计划,由村干部专人负责定期料理老人,使老人生活有了着落,不再流离失所。
马云波同志在工作中始终任劳任怨、默默付出,从
来不计较个人得失。“作为民政工作者,我们理应作出牺牲,谁要我干这一行呢!”这是他经常吊在口头的话。都说“养儿为防老”,无数个节假日、双休日,他都难得回家,面对患病的母亲和亲人的期待,他只能在内心告诫自己,有时间一定回家看看。尽管如此,他为自己是一名民政工作者而自豪,他为自己的职业无怨无悔。他的工作得到了党委、政府及主管部门的肯定,2014年被评为市级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和县级民政先进工作
者,人生的价值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得到体现,得到升华。目前,新添堡回族乡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防灾减灾和抗灾救灾工作扎实开展,双拥暨优抚安置工作健康发展,社会管理服务规范有序,社会福利和老龄事业稳步推进,为民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