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詹天佑 教学设计【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詹天佑教学设计 篇一课时目的:
1、了解詹天佑怎样克服种。种困难,最终使京张铁路提前竣工的。体会他是一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
2、理解关键词,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运用语言、行动、心理活动来写人的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事例的理解,体会詹天佑是一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教学难点:
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心理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课前可要求学生上网查阅资料,以便对詹天佑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有较多的了解。教师准备詹天佑的画像、“人”字形线路挂图,以及有关京张铁路地理环境的地图。
一、导入新课。
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0、詹天佑(板书)
生:读题。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作者是这样评价詹天佑的,称他是——生齐读: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出示:课件)
板书:杰出爱国
2、詹天佑杰出的才能都融入了他修筑铁路的三件事中了,谁来说说是哪三件事。指名生说。
板书: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出示:课件)
二、学习4—6自然段
(一)学习4自然段
1、过渡:师:勘测线路是修筑铁路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引读: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
师:那么他是怎么勘测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分别用横线、波浪线、双横线在书上画出在勘测线路时,詹天佑是怎么说的?是怎么做的?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即找出詹天佑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板书:语言、行动、心理)
生:自读,寻找答案。
2、师:詹天佑是怎么说的?是怎么做的?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生: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之类的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师:请同学自读这句话,你体会到什么?从哪个词语看出。
生:我从“不能一点儿”,体会到詹天佑的认真严谨。
师:那就请你带着这种感受去读。
生:读。
师:从读中老师感受到詹天佑的认真严谨。
生:我从大概’、‘差不多’,读出了一丝不苟。
师:那请你读出詹天佑对工作一丝不苟。
生:读
师:你真是一丝不苟。
生:我从经常不应该,读出了高度负责。
师:那请你读出这种感觉。
生:读
师:刚才老师从这么多同学的读中感受到詹天佑对修筑铁路多么一丝不苟、对工程多么高度负责,多么认真严谨啊!请大家满怀这种感情一起齐读。
生:齐读……
3、师:詹天佑面对修路的艰险,面对帝国主义者的嘲笑,他是这样严格要求工作人员,那他自己又会怎样做呢?谁来说说。
生: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师:这是詹天佑身体力行。
生:白天晚上。
师:这是詹天佑夜以继日的工作。
生:为了寻找一条。
师:这是詹天佑谦虚地请教。
师:读着这一段段文字老师眼前仿佛看到了一幅幅画面,闭上眼睛,听,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师配乐范读,课件出示:“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
(二)学习5—6自然段
师:环境的恶劣,修路的艰险,工作的繁重,詹天佑没有退缩,他更加忘我工作,严格要求自己和所有工作人员,顺利完成了勘测的线路。但更困难的是,面对居庸关、八达岭那崇山峻岭险恶的地形,当时没有现代的科学技术,没有充足修建资金,詹天佑退缩了吗?没有。他绞尽脑筋,日夜思索,詹天佑终于想出办法,那他又想出什么方法开凿隧道呢?
请同学们自己当小工程师,边察看地形(书中的描述)谁来说说詹天佑是怎样开凿居庸关、八达岭隧道?
三、学习7自然段
师:是呀,詹天佑的设计真的是巧妙,真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创始之举,相信大家一定被他的这种杰出才能深深折服。
师:詹天佑这份杰出的才华都是源于对祖国的一份热爱。正是凭着这份坚定信念和对祖国的忠诚,在詹天佑的带领下,京张铁路终于在1909年8月11日全线竣工,不但比原计划提前两年,还为清政府节省了白银28万两。这是危难中的奋进!艰辛中的辉煌!)来,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最后一段,感受这艰辛的辉煌!齐读最后一段。
师:真是因为詹天佑有着杰出的才能和炽热的爱国心,京张铁路不满四年就竣工了,比原来的计划提早了两年,这件事——(引读)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今天,我们乘火车。
师:从京张铁路建成至今,已有了100周年,人们重新设计了詹天佑的铜像,每一天都有成千上万来自世界的人民前来瞻仰(如外国游客、工程师、少先队员)站在高大的铜像前,他们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请你以某种人的身份写一段话。注意抓住语言、行动、心理活动来写。生想象写作交流。
四、活读升华,尽情赞美詹天佑。
詹天佑教学设计 篇二教学目标:
知识:学习本课14个生字及14个新词。
能力:培养学生的背诵能力。了解课文选取典型材料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思品: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产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深入学习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段落,并重点抓住詹天佑是怎样克服修筑京张铁路的困难的,从中体会京张铁路的建成是一项了不起的工程。
教学难点:弄清开凿隧道的方法。“人”字形线路火车运行的方位变化,真正认识“人”字形线路设计的独创性、科学性。
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
搜集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詹天佑铜像图、青龙桥附近山势图等)及时代背景。预习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教学重点: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
教学难点:詹天佑是怎样克服修筑京张铁路的困难的,从中体会京张铁路的建成是一项了 ……此处隐藏8302个字……:你怎样理解“杰出”这个词语的意思?
生:(才能成就)出众。
2 师:请大家浏览课文,思考:在修筑铁路过程中,哪些事具体体现了詹天佑的“杰出”才能?
生:开凿隧道,“人”字线路
(师相机板书)
3 研学“开凿隧道”部分
(1)师:哪个自然段描写了“开凿隧道”的情况?(第5自然段)
(2)师:谁想给大家读一读这一自然段?(点名)请其他同学思考:在开凿隧道的过程中,詹天佑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用什么办法克服的?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
(3)生读文后,汇报交流
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采用“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法”。
八达岭--“隧道长—干—百多米”,采用“中部凿井法”。
(4)师:那么什么是“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法”和“中部凿井法”呢?请大家再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画出示意图。哪位同学愿意做一名少年工程师,到黑板上来画呢?(生画图,师巡视)
(5)师:这两种开凿隧道的方法有什么好处呢?
生:增大了工作面、缩短了工期
(师引导体会:居庸关和八达岭的山为什么这样画?两种方法互换一下行不行?八达岭的山顶多打几个竖井,不是工作面更多么?……)
(6)师:詹天佑根据不同的地形,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开凿方法,大大缩短了工期,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大胆创新,科学精神)
4 研学“人”字线路部分
(1)师:詹天佑真是一位杰出的铁路工程师啊!他创造性的完成了居庸关和八达岭隧道的开凿任务。当铁路修筑到青龙桥附近时,新的难题又出现在了眼前。请大家轻声读课文第6自然段,思考:在青龙桥附近又遇到了什么困难?
生:(坡度太大)
(师出示青龙桥地形图)
师:大家请看青龙桥的地形图,火车为什么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提示:要去的方向是哪里?动力不足的问题如何解决?火车沿着“人”字铁路一直走下去,是什么方向?)
(4)师:詹天佑设计的“人”字形铁路是怎么解决这些困难的呢?请你从文章中找出句子来。哪位同学来读,老师和你合作演示一下。
(5)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动画演示,请大家来观看并体会一下,“人”字形铁路的设计有什么好处?(减缓坡度,增加动力,改变方向)
(6)师:詹天佑又一次发挥了他杰出的创新才能,巧妙的克服了地形的困难,解决了一个大难题。这是中国乃至世界铁路史上的一个创举。这一设计思路,也在随后的各国铁路设计中被广泛采用,沿用至今。
5、连起来说一说这一部分的内容。(自己说——指名说)
居庸关 ,詹天佑决定采用 的办法。
八达岭 ,詹天佑决定采用 的办法。
青龙桥附近,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 。
三、理解“杰出”与“爱国”的关系
1 师:爱国力量的激励,加上詹天佑杰出的创新才能,终于使京张铁路提前竣工了,举国欢庆,扬眉吐气!让我们用自豪的心情一齐来读这段话吧!
(师出示句子:“这条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竣工了,……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都赞叹不已。”)
师:京张铁路的提前竣工有什么重大意义?
生:“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师:“回击”如何理解呢?
生:受到打击后,反过来攻击对方。
2、举行盛大通车典礼之日,许多人云集北京,那些曾经阻挠、要挟、嘲笑过我们的帝国主义者看到了这一切,他们会怎么说?
教师提供资料:1、一位外国来宾竖起拇指夸奖:“詹总办匠心独运,真了不起,令祖龙望而夺气。”意思是说,造万里长城的秦始皇看到这条铁路也要被吓昏过去的。2、施工时,詹天佑把总工程师办公处迁到南口,八达岭隧道8个月打通,花时极短,整个工程原计划6年完成,结果4年就竣工了,总费用只用了外国承包商索要价的1/5,为政府节约白银28万两。
因此说这条铁路修筑成功是给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至今今天的外国朋友看到这伟大工程“赞叹不已”。
3、师出示语句
A:京张铁路的提前竣工,告诉全世界:(以詹天佑为代表的中国工程师是好样的!我们完全有能力独立修筑一条外国工程师而不敢轻易尝试的铁路!)
B:京张铁路的提前竣工,还告诉全世界:(中华民族是富有智慧和力量的民族,必将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师:詹天佑用京张铁路的提前竣工,给了帝国主义国家一个响亮的耳光!他用杰出的才能,维护了祖国的尊严!他也让我们知道了,空有一腔爱国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创新的能力和杰出的才华才能为国争光!(师板)
四 总结升华
1 师总结板书。(板“集中体现”“力量源泉”)
2 师:假如此时此刻,我们一起来到了青龙桥,瞻仰着这位杰出爱国工程师的塑像,你最想说的是什么?请大家把你内心真实的感受写在课本上。
3 (生写感言,师巡视指导,指名读感言。)师:同学们的精彩感言如涓涓清泉流入了老师的心里,也感动了在坐的领导和老师们。
4 师:穿越一个世纪,回首沧桑百年;感受历史风云,铭记伟人风采!
师:这是值得每个中国人都深深怀念的名字,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呼唤他的名字:
生:詹天佑!
师: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附:板书设计)
开凿 隧道
杰出 集中体现
“人”字线路
詹天佑
忍辱负重
爱国 力量源泉
为国争光
京张铁路1905年动工,1909年8月竣工,比预计提早两年,经费节约28万两白银,全部费用占外国估价的五分之一,可谓花钱少,质量好,完工快,怎能不备受赞叹呢!在中国铁路图上根本找不道200公里长的京张铁路线,相对于数百万公里长的铁路线来说,京张铁路显得微不足道,它是中国铁路的开端,詹天佑是中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中国铁路之父。)
詹天佑(1861—1919),字眷诚。江西婺源人。詹天佑是我国最早的杰出的铁道工程专家,为我国铁路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周恩来曾称赞他是“中国人的光荣”。
1872年7月8日,年仅12岁的詹天佑作为中国第一批官办留美学生留学美国。188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耶鲁大学,并于同年回国。1888年,詹天佑由老同学推荐,到中国铁路公司任工程师。被埋没了七年之久的詹天佑才有机会献身于祖国的铁路事业。1894年英国工程研究会选举詹天佑为该会会员。
京张铁路完成之后,詹天佑应广东商办粤汉铁路总公司的聘请,于1910年任该公司总理,又于1912年5月兼任汉粤川铁路会办。由于中国政府的腐败无能,帝国主义的在华角逐,竟使这位爱国的天才工程师不能施展才能,焦虑至极。终因劳瘁成疾,于1919年4月24日逝世于汉口,享年五十九岁。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詹天佑 教学设计【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