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文大全

2022年乡镇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

时间:2025-02-05 08:53:32
2022年乡镇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

2022年乡镇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

城关镇人民政府

城关镇地处太康县中心区域,豫东平原腹地,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历史上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给镇域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为了有效防御洪涝灾害,规范防汛抗洪工作程序,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保障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社会稳定,以及全镇社会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太康县人民政府关于制定和修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结合我镇防汛抗洪减灾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1、总则

2、基本概况

3、指挥机构及职责

4、洪涝灾害等级的划分及预警机制

5、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方针

6、主要防洪工程现状

7、抗御洪涝灾害对策及工作要点

8、善后工作处置

9、保障措施

10、防汛、抗洪、抢险、救灾调度命令的执行

11、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督察监督机制

12、附则

1.总则

1.1.目的:为了更好地做好我镇抗洪抢险工作,最大限度减轻洪涝灾害损失,保障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社会稳定以及全镇社会经济建设的顺利开展,结合我镇防洪抢险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编制本预案是为了做好境内遭遇突降暴雨洪水时的防洪应急调度和抗洪抢险工作,提高镇政府及应急、水利等有关部门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做到有准备、有计划、有措施地防御我镇境内可能发生的各种紧急情况和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灾害损失。

1.2.原则:本预案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科学调度,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按照防大汛、抗大洪、救大灾的要求,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首要目标,坚持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各部门协同合作,确保全镇行洪河道安全度汛。

1.3.依据:周防汛字〔2016〕1号,河道防洪应急预案编制大纲要求和省防汛抗旱应急指挥部豫防办〔2016〕4号文件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规章等。

1.4.本预案所指的洪涝灾害:是指由于降水量增加引发洪水泛滥,导致全镇应急、水利、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交通运输业、企事业等遭受损失,造成财产破坏,镇、村居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

1.5.本预案所称抗洪:是指组织社会力量,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抗击洪涝灾害,减轻对城乡居民生活、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不利影响的各种活动,变水害为水利。

1.6.河道遭遇的突发事件是指:洪水、超标准洪水、堤防出现重大险情,地震带来的灾害,战争或恐怖事件带来的人为灾害等。

1.7.本预案适用于本镇行政区域内新发生的洪涝灾害。

2.基本概况

2.1.自然地理位置

城关镇地处太康县中心区域。镇政府位于北街社区;辖区东西最大距离3.23千米,南北最大距离4.14千米,行政区域总面积13.4平方千米。

2.2.行政区域及社会经济概况

城关镇管辖30个社区,90个居民组,有耕地5430亩。全镇农作物播种面积5430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5430亩,粮食总产量5430吨。夏粮播种面积5430亩,亩产 400 公斤,总产量 2172吨,秋粮播种面积5430万亩,亩产600公斤,总产量3258吨。有效灌溉面积5430亩。

2.3.土地资源

城关镇的面积,约为13.4平方公里。南北4.14公里,东西宽3.23公里。其中耕地2715亩。

2.4.土壤类属及面积

城关镇土壤母质为浅灰色和浅棕黄亚沙、亚粘及粘土。这些土质,是黄河沉积物,主要来源于黄土高原,黄土成份多,石灰含量高,富钾贫磷缺氮。寒冬,微生物活动和矿物分解减弱,土壤发育过程迟缓;高温多雨季节,微生物活动活跃,土壤发育过程较快,植被繁茂。旱天,盐碱地里往往盐渍地表,出现盐化潮土。

粘土地,俗叫淤地,淤土层半尺至三尺不等。其特征是质地粘重,粘结性、可塑性、粘着性、湿胀性强,,通透性、保墒性差,喜涝怕旱,耕作费力,雨后水分不易下渗。个别淤地有“漏风淤”、“狗头淤”之称,墒情“强三晌”,“早晨湿,上午硬,到了晚上锄不动。”遇到旱天,地表龟裂,坷拉大而坚实。但自然肥力高,有后劲,且耐旱耐涝,比沙壤地拔籽,风调雨顺年份产量高。谚云:“要吃饱饭,涡河两岸。”

盐碱地,矿化程度高,秋末泛碱,非常贫瘠,不易出苗,产量很低。建国前,农民在盐碱地里栽三春柳,用三春柳荆条编织条货,并用盐化潮土熬盐制碱。建国后,经过综合治理,盐碱地里的钠钾盐含量逐渐降低,不毛之地长出了好庄稼。而今,盐碱地不复存在。

两合土,俗称莲花土,是最佳土壤。其特征是粘沙适度,土质疏松,蓄水保墒,容易耕作,土细哺种,易出全苗,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但为数有限。故从1958年以后,人们利用冬闲深翻土地,将下面的沙质土壤翻上来与淤土掺和,对“狗头淤”进行改造,收到了明显收益。

2.5.气候特征

城关镇位于中纬度带,距海洋较远,是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属暖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由于太阳辐射的变化和大气环流的更替,冬季寒冷,春秋温和,夏季炎热。全年平均气温为14.3℃,年际变化不大。元月份最冷,平均气温-05℃。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7.4℃。初霜期在“霜降”前后,终霜期在“谷雨”前后,平均无霜期220天。结冰期从本年12月到次年2月,结冰天数不等。年平均日照2360小时,日照率为53%,随着季节,差异很大。夏历所定二十四节气与马头气象合拍。其特征是:冬季寒冷雨雪少,夏季炎热雨集中,春秋温暖季节短,春夏之交多干风。总体来看,光、热、水资源丰富,适应各种农作物生产发育。

城关镇属半湿润地区,干湿程度随季风同步变化,周期性明显。冬、春干燥,夏、秋多雨,平均年降水量700毫米左右,年际变化悬殊。如1979年降水量为1066毫米,而1966年仅降水325毫米。全年雨量极不均匀,降水大都集中在6、7、8、9四个月份,且有大雨、暴雨、连阴天,约占全年降水量一半以上。1957年仲夏,降水量接近六百毫米,是全年降水量的71%,酿成水灾。而到晚秋,旱象严重,必须抗旱种麦。一般规律是:6——7月份,降水量渐次增加,8月份以后,降水量渐次减少。年平均降水天数约为八十天。所以,农民在春、冬十分注意抗旱保墒,夏季特别当心防汛。雪天多发生在腊月,“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初雪日多在12月上旬,终雪日多在2月下旬,但是,“三月还下桃花雪”,降雪量年际变化亦大。雹灾多发生在夏季。总的来看,温湿成正比,降水量大体可以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

2.6.水系河流

城关镇 ……此处隐藏11141个字……防洪任务的部门、行业,也要按照职责分工,积极主动搞好汛前检查,做好防汛应急预案。通过逐级、逐行业、逐部门进行防汛检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对检查中发现的各类问题和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切实可行的处理措施,确保安全度汛。

9.3.抗洪应急抢险保障

镇政府、社区及镇直有关单位要根据防汛任务大小,做好以民兵为骨干的群众性抢险队伍和机动抢险突击队的组建工作。分专业队、常备队、预备队三种形式。

专业队:是防汛抢险的骨干,由河道、水闸等工程管理单位的管理人员、护堤员、护闸人员组成。

常备队:是群众性防汛队伍的基本组织形式,由沿河两岸和水闸工程周围的镇、社区居民中的青壮年组成,是一线防守力量。

预备队:是防汛抢险的后备力量,是以防御较大洪水或紧急抢险补充加强一线防守力量而组成的。人员组成由镇应急办和防汛抗旱应急中心组成生。

按照定领导、定任务、定人员、定工具、汛前培训的“四定一训”要求,进行必要的防洪抢险演练,做到官兵相识,组织有序,任务明确,保证防汛抢险时能拉得出、抢得上、守得住。

镇武装部和派出所公安干警、基干民兵是防汛抢险的中坚力量,担负着急、难、险、重的抢险任务。镇防汛指挥部门要搞好警民联防,及时通报汛情、灾情,共同做好防汛抢险工作。

9.4.医疗卫生保障

镇卫生、防疫部门大汛到来时,组织医疗、防疫分队、小组深入灾区做好疫情监测,防病治病,保障饮用水安全,防止疫情发生和扩大。

9.5.物资保障

按照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的要求,备足备齐防汛抢险物资,宁可备而不用,决不可用而不备。对物资、供销、商务、粮食等部门储备的防汛需用物资,实行动态管理,其数量、存放地点、保管人员、联系电话等及时报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以备随时调用。要把仓储物资纳入防汛计划,急用时采取“用后付款”的办法。群众性储备的木材、梢秸料、编织袋等防汛物资由镇政府和社区采取“号料登记,备而不集”的办法储备,并向群众讲清调用结算办法,多层次、多渠道备足备好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物资。

抗洪抢险期间的电力、油料、防疫药品的组织、供应,分别由电业、石化、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9.6.防汛通信,汛情测报和洪水调度

电信、通讯部门要对防汛通讯设备全面检查、检修,确保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与县和各乡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各河道工程管理段、闸管所、气象、水情测报站的通讯畅通。防汛要与通讯、电力、公安、广播电视等部门搞好联网衔接,以便遇大汛时能及时传递汛情信息,必要时利用广播、电视发布汛情通报和调度命令。

及时提供气象、雨情、水情预测预报,尤其要做好较大范围降雨和突降暴雨的短期预报和主要河道的洪水测报、预报工作。努力提高预测报的速度和精度,做到及时准确,为防汛抗旱指挥部调度提供可靠依据。

9.7.认真做好灾害统计和减灾效益分析

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要高度重视洪涝灾害统计和减灾效益分析工作。明确武装部长张和鹏主管灾情统计上报工作,并指定应急办主任专人负责。对统计报表严格执行审查、签批制度,明确责任,层层严格把关,确保灾情上报不漏、不错、不虚,做到及时、准确、可靠。实时灾情报表在灾害发生后立即统计上报,并要求每天统计上报灾情的发展变化情况。灾情严重时,除填报统计报表外,还应上报灾害情况的说明材料,不得拖延。灾情发生后,要及时深入灾区,核实灾情,核实后及时修正上报。防汛与民政部门要相互协调,密切配合,统一标准。要加强统计评估队伍的培训和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和工作水平,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已成防洪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及评价规范》(SL206-98)的规范要求评估、分析减灾效益。

10.防汛、抗洪、抢险、救灾调度命令的执行

镇防汛抗旱指挥部严格遵照,坚决执行市、县防汛抗旱指挥部防汛抗洪、抢险、救灾调度命令。

镇直各有关单位、各行政村自接到县、镇防汛、抗洪、抢险、救灾调度命令后,应对命令执行负全责。如有不同意见也必须在执行的同时向上级反映情况,在上级没有改变调度命令之前,必须严格按照洪水调度命令执行。

11.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督察监督机制

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责任重大,各行、各业,各有关单位和人员要顾全大局,团结奋斗,严格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河南省<水法>实施办法》、《河南省<防洪法>实施办法》、河南省〈河道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按照各级下达的调度运用计划执行,依法防汛、抗洪。

为把各项防汛责任制和安全度汛措施落到实处,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加大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监督力度,建立健全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督察监督机制。

11.1.督察组织

镇党委、政府领导按照防汛责任分工和防汛工作职责对镇直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及所属行政村的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进行全面领导,镇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在认真履行自身防汛职责的同时,按照分工对有关村的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进行全面督察;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对镇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防汛工作职责落实和各行政村防汛准备工作,防汛抢险救灾物资储备,责任制落实情况等进行全面督察。

11.2.督察内容

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抗洪、抢险、救灾责任制落实情况;分管范围内行政领导和有关部门履行防汛职责情况;国家防汛抗洪法律、法规、政策及上级防汛抗洪指令贯彻执行情况;防汛宣传发动、队伍组织和实战训练情况;度汛工程防护、物料筹集、预案制定等防汛抢险准备工作开展情况;重点防洪工程、灾后重建水毁工程建设情况;巡堤查险、工程抢险、河道清障、迁安救护、疫病防治等重大防汛措施的落实情况。

11.3.督察职责

我镇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督察组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对分管范围内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行使督察权。有权对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提出批评;责令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不符合要求的单位限期整改;纠正违反防洪法规的行为。发现重大问题及时向镇党委、政府、镇防汛抗旱指挥部报告,力争尽快解决。

11.4.施行责任追究和问责制

对本预案执行所涉及的相关人员,凡有条件组织防汛、抗洪、抢险、救灾而不作为的,违抗、拖延执行洪水调度命令,聚众闹事,干扰工程管理和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秩序,拒不清障或设新障堵水,影响洪水下泄,擅自在险工河段挖砂取土,破坏或盗窃防汛工程设施、救灾物资和通信、水文测报设施,贪污、挪用防汛、抢险、救灾经费,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都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在防汛、抗洪

抢险、救灾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镇政府或防汛抗旱指挥部给予表彰和奖励。

12.附则

12.1.本预案由镇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解释。

12.2.本预案自镇政府批准印发之日起执行。

《2022年乡镇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